新闻网讯 11月28日晚,“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名家大讲堂”系列课程讲座第十九讲“历史中国的大一统”在海淀校区知行堂举办。讲座由北京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博雅讲席教授朱苏力主讲。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强世功主持,并向朱苏力教授颁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书。
![](/__local/2/52/97/78EF81F51A51876353FE89DF83D_012B9272_3E5D1.jpg)
![](/__local/B/4B/29/B04F320FA88BE5A2F1A2FA76B4C_7C4005FD_5AB2A.jpg)
朱苏力教授从中西比较的视角,聚焦“大一统”观念的实践逻辑及其与帝国模式的根本差异,勾勒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整合的独特路径。他认为,中国的大国地位不仅体现在疆域辽阔和人口众多的特点上,更关键的是通过“大一统”的政教方式实现国家多元一体的社会整合。
![](/__local/2/0F/96/23313759C844E7162A7A83A2423_87A2B034_4CC36.jpg)
朱苏力围绕“为什么中国能变成一个大国”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中原地区早已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在大运河的辅助下这些地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障了其他临近地区居民的饮食需求,从而形成了重大经济群体。但其缺点在于对土地的依赖性过高,难以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后果。他对于未来中国的“大一统”提出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展望,并强调要从“大一统”的角度来考虑高等教育,重视教育的延续性和公平性。
![](/__local/8/E6/C2/1AB9A3ED0007676BC0C40769660_421FB200_42AE7.jpg)
强世功指出,中国悠久的“大一统”传统,既具有古典意义,又兼具现代价值,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朱苏力教授的讲座围绕历代“大一统”的愿景、措施、过程及其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影响展开讨论,把“大一统”作为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对历代王朝开展人才选拔、灾害应对等国家治理形式发挥塑造作用,并持续影响当代中国“举国体制”的运作和发展。
该系列讲座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主办,科研处、期刊社协办,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核心理论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推动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摄影/张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