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于博文楼一层开设“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巡展。“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由国家文物局支持,北京市和国家民委共同开办。原展位于北京蒙藏学校旧址,是党的民族工作历史...
在本次展览中,学校历史文化学院《“三交”史料汇编·北京卷》课题组成员丁慧倩、张晨怡、曹流、陈鹏、蔡亚龙、何永智、朝克参与了展陈设计、文字撰写等工作,在系统梳理和运用《史料汇编·北京卷》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将具有代表性的交往交流交融史料转化成历史故事和历史知识,展现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恢宏历史。
9月22日,第十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开幕。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6名学生参加本届电影周以“青年视界·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9月19日下午,“基层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文华楼东区会议室举办。本次论坛作为学校2025年校友集中返校系列活动之一,由校友工作办公室、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公共管理、国家安全治理、基层治理实践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受邀校友代表围绕基层治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展开探讨。论坛由管理学院副院长车峰主持,学院MPA教育中心主任周晓丽教授担任...
新闻网讯 2025年暑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推普实践团的身影遍布贵州榕江的绿茵场、新疆墨玉的葡萄园和云南怒江的峡谷深处。他们带着“语同音、人同心、兴乡村”的信念,用国家通用语言搭建桥梁,让乡村振兴的故事在不同地域绽放同样的光辉。“救援队以为我们是诈骗的!”在贵州榕江月寨村,侗族嬢嬢们捧着赶制的鞋垫,红着眼眶说起抗洪救灾时的插曲——因普通话不标准,给外地救援队送盒饭竟被拒之门外。这样的经历让实...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久,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赤诚与热望,那份“美美与共 知行合一”的青春底色,却始终在民大人的血脉里滚烫。愿每一位归来的你,每一位民大人,带着这份力量和担当,同向同行,携手奋力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欢迎大家常回来看看!
新闻网讯 近日,经济学院百色音桥推普实践团赴广西百色各地,聚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共同现代化试点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大核心主题,在与当地群众的深度互动中,见证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书写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红色文化是百色人民的精神根脉,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实践团来到有着“百色的红色家园与精神高地”之称的百色起义纪念园,一件件镌刻着岁月痕迹的革命文物,让历史场景鲜活重现。在鲜...
7月至8月,中央民族大学迎来了一群跨越山河的追梦少年,来自6个研学团的948名师生,踏着相同的爱国足迹,怀着清澈的爱国情,走进民大校园。从2024年至今,中央民族大学已接待8个研学团,覆盖17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累计1598名师生来校交流学习。
9月8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我校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俊清教授受邀出席,并作了题为《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牢牢扭住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主题发言。
这群以塔吉克族青年为主体的护边员,如何用青春诠释卫国戍边的时代担当?这份融入血脉的忠诚与坚守,如何实现代际传承?新时代兴边固边战略下,护边员群体又探索出哪些新路径?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