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前的今天,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延安民族学院在延安创立,以“团结”为号,为救亡图存凝聚力量。今天,中央民族大学在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中华文化、投身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路播撒火种,一路收获光亮,把论文写在大地,把青春刻进山河,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7月至8月,中央民族大学迎来了一群跨越山河的追梦少年,来自6个研学团的948名师生,踏着相同的爱国足迹,怀着清澈的爱国情,走进民大校园。从2024年至今,中央民族大学已接待8个研学团,覆盖17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累计1598名师生来校交流学习。
9月10日晚,党委书记查显友为全体2025级新生讲授了题为《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强国使命 争当“铸牢”先锋》的“开学第一课”。丰台、海淀、海南两地三校区8000余名新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学习。
这群以塔吉克族青年为主体的护边员,如何用青春诠释卫国戍边的时代担当?这份融入血脉的忠诚与坚守,如何实现代际传承?新时代兴边固边战略下,护边员群体又探索出哪些新路径?
学校组织师生集中收听收看纪念大会和阅兵式,广大师生激情澎湃、备受鼓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倍感骄傲,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庄严的重要时刻,民大人必在场!中央民族大学共有198名师生参与此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中央民族大学 “赴东北历史革命基地调研‘两个结合’背景下红色文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实践团,带着“以史为鉴、传承精神” 的初心,踏上东北这片红色热土。历史回响,在铁证中触摸抗联精神走进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墙上日军战犯的罪行记录、细菌活体实验的刺痛影像、幸存者的血泪...
八月的黔北,青山叠翠间还留着夏末的余温,丹砂古道的石板上仿佛仍回荡着千年的马蹄声。中央民族大学“黔北仡佬族博物馆・遗迹・档案中的民族‘三交’实践团队”循着历史的脉络,从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沃土,到平正仡佬族乡的绝壁渠边,再到务川龙潭古寨的青石板路、道真中国傩城的鼓声阵阵,用脚步丈量民族交融的轨迹,在知行合一中读懂“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层密码。红色寻初心:会址与渠畔的民族团结实践团的首站...
近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组织师生党员代表一行,赴新疆哈密市完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校地合作”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师生们跨越千里,深入能源基地、数字政务中心、边境派出所、乡村社区与工业园区等地,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切身感受党建引领与民族团结在边疆地区的生动融合,深刻体悟“祖国的新疆,甜蜜的哈密”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厚温度、民间基础与实践力量。铸牢意识根基,...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