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2025年第19期刊发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强世功署名文章《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全文内容如下:
9月27日下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中心组成员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结合学习体会与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研讨。
学校169名师生代表参加敬献花篮仪式。师生们满怀对人民英雄的无尽思念和崇高敬意献上手中的鲜花,缓步绕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向英勇牺牲的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9月24日,《中国教育报》就我校历史文化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进行了报道。该成果由历史文化学院主管本科教学副院长陈鹏教授撰写完成,从教学与研究新理念、课程与教材新体系、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以及“大思政”宣传新格局等方面阐述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专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的教改成果。
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课专题报道”,9月29日聚焦——中央民族大学: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开展“知行中华”铸魂育人工程。
学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于2025年9月5日正式启动,15位评估专家通过线上审读报告、调阅教学档案材料、听课看课、访谈座谈、实地走访等,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开展情况进行诊断式评估。9月22日起,专家组6位专家进入学校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入校考察。
9月25日,丰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艳林一行到我校丰台校区调研。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强世功在丰台校区图书馆一层会议室与张艳林进行座谈。丰台区副区长林艳红,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雄军,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林涛、甘明刚参加调研。
从帕米尔高原到塔里木河畔,从沙漠边的村庄到葡萄架下的学堂,一代代民大师生以脚步丈量边疆、用知识浇灌希望。他们带着激情、带着热爱,在风沙里种下春天,在笔记里记录变迁,在支教中点燃星火,将青春化为胡杨林般的坚守。
今年夏天,中央民族大学新疆研究中心发起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以及新疆丝路智库共同参与的“新疆民生与发展”大调查活动,贯彻“横织纵组”科研理念,发挥“学术互补、育人协同”的合力,以了解新疆民生基本情况与实际需求,为国家及自治区政府完善相关政策、制定惠民举措提供数据支撑与信息参考为目标,覆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个地州、18个县市、2000户家庭。怀揣着对新疆民生发展关切的中央民大师生们,与全国36所高校的百余名师生一道,将青春足迹印刻在天山南北的田野与社区间。
84年前的今天,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延安民族学院在延安创立,以“团结”为号,为救亡图存凝聚力量。今天,中央民族大学在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中华文化、投身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路播撒火种,一路收获光亮,把论文写在大地,把青春刻进山河,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