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市关工委工作会议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学院、管理学院关工委喜获“北京市五好基层关工委”荣誉称号。会议通报了2024年“北京市五好基层关工委”认定结果,并向部分代表颁发了证书。我校关工委主任艾比布拉·胡贾代表学校上台领奖。会议要求以“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宣传调研和典型选树,使广大“五老”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营造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的浓厚氛围。
近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聚焦中国传播实践、政务新媒体、新型人机关系、社交媒体及金融与传播等议题,对相关研究做了学理阐释、现状分析和策略思考并汇编成书出版。方晓恬专著《中国特色传播学的历史重访(1949-1992)》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24万字,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新闻学丛书”系列之一,该丛书由清华大学教授李彬和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赵月枝共同担任总主编。本书对17位中国传播学兴起...
2月24日上午,音乐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部署研讨会,旨在深入贯彻学校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议精神。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白艳秋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系主任出席。会议传达了学校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关于教育强国建设、学校改革发展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的要求,强调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音乐学院不仅要在音乐教育领域内追求卓越,更要勇于担当,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会议就2025年学院的相...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非遗传承现场到数字创新前沿,民大学子以脚步丈量新时代发展脉络、解码新质生产力的跃动脉搏、探索AI赋能千行百业的无限可能。在洛阳古建飞檐下触摸千年文脉,于江苏非遗年俗中守护文化基因,循着红色坐标叩问初心使命,扎根乡村热土解答振兴密码……探秘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汽车集群,探索新型电池管理系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经济学院实践团队怀揣着...
2月14日下午,2025年海淀区“新春第一会”——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我校应邀组织了来自越南、土耳其、日本和缅甸等7个国家的10名在校外国留学生参会,借此机会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动态。在大会现场,留学生们认真聆听了企业家、投资家的主题分享,见证了海淀区关于土地空间、惠企发展、引才留才等一系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这些举措中,...
2025年寒假期间,共计2556支实践团队、5925名学生参与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淬炼成长。追寻足迹之路,解码东山新貌“赴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山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红色传承情况”实践团前往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调研之...
遗址出土的一件泥瓦,为考古队员认识莫尔寺的建筑特征提供了线索。“结合武周时期曾在疏勒镇修建大云寺的记载,有理由推测莫尔寺为国家大寺,不仅实证新疆地区多种宗教并存,更见证了中央王朝对西域有效管辖和宗教管理。”肖小勇说。
近日,《中国青年报》对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4届毕业生张皓源在内的多名投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学生进行了专题报道。这些天,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二道泡村的村史,正由西部计划“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张皓源带领,紧锣密鼓地编撰着。对位于边境的二道泡村来说,编村史是头一遭。2024年8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张皓源,在共青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号召下,直奔吉林省的边境村。来到二道泡村后...
近日,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主任高欣一行来访。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石亚洲,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江波参加了座谈交流。会上,双方就北京市铸牢宣传教育、铸牢培训、课题研究、青少年交流、文化润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整合资源,做好铸牢宣传教育的示范引领,开展丰富多彩的铸牢宣传活动,为北京市的铸牢工作贡献力量。
近日,202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纪录片中国叙事体系研究”开题会于线上召开。该课题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年度重点项目,不同领域的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纪录片在中国叙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路径。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毛湛文主持开题会。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基地主任王雄...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