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名家大讲堂”系列课程第四讲“经史传统与中华文明特质”在海淀校区知行堂开讲。两百多名师生听取学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分析经史传统对中华文明历史进行原理化后形成的中华文明特质。讲座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强世功主持。张志强阐述了中国经史传统的源流,认为中国经学和史学不能分别孤立而论,“六经”的来源都是史,是上古三代政治实践的产物,都是政治经典。他提出,中国经史传统蕴含的天人之际的政教原理,...
11月23日晚,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名家大讲堂系列课程第三讲“从中西对比的角度看中华民族的特点”在海淀校区知行堂开讲。两百多名师生听取学习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杨圣敏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西方民族主义的区别,以及如何从中西对比的角度看中华民族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特点。讲座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强世功主持。杨圣敏分析了新时期以来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指出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针对国内民族问题的新形势,...
11月16日晚,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名家大讲堂系列课程第二讲“民族共同体的兴衰与世界史”在海淀校区知行堂开讲。两百多名师生听取学习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刘小枫分析历史上各民族共同体在历史演进中的形成差异与世界史叙述的内在关联。讲座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强世功主持。讲座开始前,强世功向刘小枫教授颁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书。强世功表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需要从世界史的视野出发,...
11月9日晚,“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名家大讲堂”系列课程第一讲“梁启超论中华民族”在海淀校区知行堂开讲。两百多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听取学习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分析梁启超在历史上首先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思想脉络。讲座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强世功主持。 强世功向陈来教授颁发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书。强世功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是一门关于国家建设、...
2023年9月13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广生署名文章《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首都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章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奋发有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全文内容如下: 内容提要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面了解中华文明,夯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萍,解读新时代“大先生”。
8月15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一版以“中央民族大学:用足好政策 实干促团结”为题,报道学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文如下:【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央民族大学践行“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足好政策,实干促团结,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办让党放心的大学;...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